“圈枝柑”VS“驳枝柑”,哪个更好?这篇研究成果告诉您!

时间:2021-12-14    来源:新宝堂

圈枝柑和驳枝柑,哪个品质更好?社会各界对此争论已久。传统上认为驳枝柑是嫁接品种,从基因方面来看,驳枝树与圈枝树所产的柑果品质存在差异,有甚者认为圈枝柑口感及药用价值上均高于驳枝柑。
事实上,关于不同繁殖方式、不同树龄、不同品种、不同砧木的新会茶枝柑之间是否存在基因区别,在科学界尚未有相关研究。 
为此,新宝堂与广州医科大学研究合作,郑国栋教授团队开展了关于新会茶枝柑遗传稳定性的研究课题。目前,《广陈皮的基源植物茶枝柑种内DNA条形码及变异位点分析》课题研究已顺利完成,并在国际SCI杂志《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成功发表。
研究证明: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22份不同来源的新会茶枝柑(圈枝,驳枝,驳枝包括红柠檬嫁接或枳壳嫁接等)进行分析,发现22份样品中4个DNA条形码(ITS2,rbc1,matK,psbA-trnH)的同源性分别为100.00%,99.97%,99.99%和99.81%。即茶枝柑在多年嫁接栽培后,能保持原品种的特性。▼《广陈皮的基源植物茶枝柑种内DNA条形码及变异位点分析》论文内容▼

研究过程在这里
研究团队采用基因测序技术(ITS2、rbc1、matK、psbA-trnH等4个DNA条码)对不同繁殖方式、不同树龄、不同品种、不同砧木的新会茶枝柑进行生物进化信息分析。
▲新会茶枝柑本次研究选取了22份不同来源的新会茶枝柑样品,在品种、繁殖手段、砧木、树龄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进行参照对比:
1.品种:大种油身、实生野生种、细种油身
2.繁殖方法:圈枝、嫁接
3.嫁接砧木:红柠檬、枳壳、柑砧
4.树龄:5年、6年、8年、10年、11年、13年、25年
▲22份不同来源的新会茶枝柑样品(中英文介绍) 
▲新会陈皮
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4个DNA 条形码(ITS2、rbc1、matK 和 psbA-trnH)在不同繁殖方法、不同树龄、不同品种和不同砧木的新会茶枝柑中保持了高度的遗传稳定性
▲ITS2、rbc1、matK 和 psbA-trnH 的凝胶电泳结果其中ITS2由于其在种内变异性较低,但种间变异性较高的特点,可用于茶枝柑与其他栽培变种的鉴别。同时,通过与参考柑橘基因组(GenBank登录号:ASM325862v1)比较对茶枝柑的变异位点进一步挖掘,从22个样本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中共检测到2652697个SNP位点和533906个InDel位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陈皮”的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标记的发掘提供了科学数据基础。▲新会茶枝柑

 

此次科研成果,填补了新会茶枝柑的基因分子标记研究的空白,进一步理清不同品种、不同繁殖方式的新会茶枝柑的品质差异,并为广陈皮的基因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新宝堂创立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是一家有113年历史、具有深厚品牌文化底蕴的“广东老字号”企业,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单位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是国家科技部立项的“广陈皮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和产地加工技术示范”,是国家商务部核准备案的实行特许经营企业(备案号:0440700111600003),是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创新区龙头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新宝堂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会海关核发《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拥有出口资质。
 
新宝堂一直非常重视科研力量,致力于深潜科研,十余年科研探索,新宝堂通过科技创新以此提高陈皮的附属价值。
 
新宝堂陈皮酵素是由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组方, 国内八所大学、两所三甲医院和两所科研机构的科研智慧,新宝堂打造了集中医、中药、食品、益生菌、农业、化学、检测等多专业多领域范畴于一体的科研平台,推动新会陈皮向大健康产业和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新宝堂“一种增强免疫力新会陈皮酵素饮料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创造专利,由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颁发发明专利证书,新宝堂陈皮酵素又获一大实力嘉冕!
 
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外,新宝堂还荣获了“2019年度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新宝堂陈皮酵素整体技术经广东省南方食品医药行业评估中心评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新宝堂陈皮酵素获得第四届上海国际酵素博览会“酵素金钻奖。

       
新宝堂陈皮酵素获得第八届深圳国际营养与健康产业博览会“产品金奖”。
       
新宝堂陈皮酵素获得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健康保健产业博览会“产品金钻奖”。
 
产学研:与八所大学、两所三甲医院合作
 
早在2007年起,新宝堂已开始加入陈皮科研工作,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台湾南台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五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以及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台湾阳明大学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亚洲乳酸菌学会联盟院士、肠道专家蔡英杰教授等八所大学、两所三甲医院和两所科研机构建立起产学研和商业合作关系。
 
 
进入医院临床应用研究
 
新宝堂陈皮酵素已正式进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对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血脂、调节肠道功能等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专家团队
 
新宝堂历时十年
43项研究成果见证新会陈皮的价值
 
目前新宝堂科研团队承担主持广陈皮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省级6项,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8篇、国内研究论文20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负责起草的陈皮药材质量标准,被美国药典收录。在道地药材广陈皮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方面、道地药材广陈皮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物及其质量控制研究方面均有突出成绩。
  
一直以来,新宝堂坚信科研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致力于联合国内外高等院校推进陈皮行业产学研发展,时至今日,关于新会陈皮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正不断完善。今后新宝堂将持续发力,继续联合各方科研资源,为社会挖掘新会陈皮,推动新会陈皮朝着大健康产业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Liu M,  Kanghui Wang, Baizhong Chen et al.” Intraspecific DNA Barcoding and Variation Analysis for CitriReticulatae Pericarpium of Citrus reticulata ‘Chachi’,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vol.2021,pp.1-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