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宝堂于1908年由陈氏家族创立,时至今日,家族已传承到第四代人陈柏忠,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传承人单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现已发展成集新会柑种植、新会陈皮原料批发、陈皮仓储交易、陈皮食品研发深加工、连锁专卖店和电子商务、生物科技、中药制药和大健康产业于一体的新会陈皮实业开发公司。

 

公司介绍

新宝堂是一家新会陈皮开发企业。总部位于江门市新会区

新宝堂经营范围:收购、销售:陈皮、农产品、土特产、包装材料;食品流通(含网上销售)(凭有效的《食品流通许可证》);零售: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凭有效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品牌故事

第一代:陈柏忠曾祖父创立新宝堂

陈柏忠的曾祖父陈继耀1863年生于新会大泽,当年和其他家庭一样,也种植新会柑;后来,陈继耀随全家搬到离会城更近的泗丫乡,长大后一直种新会柑,兼做果皮生意。

在年复一年的柑果、陈皮经营中,陈继耀手中有了积蓄,就谋划在在会城设点开店做生意。1908年,陈继耀拿出多年的积蓄,终于在当时的新会会城鱼栏街市场买下一个二手店铺,开了家经营新会柑、新会陈皮的铺子,取名“新宝堂”。而在陈继耀的悉心经营下,新宝堂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然而,不幸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一场特大台风突袭新会,许多地势比较低的房屋遭水浸、垮塌。陈继耀的新宝堂也进了水,一片狼藉。“店里一楼全部被泡了,幸运的是,店里存放陈皮的阁楼没有被水泡,留下了一些陈皮。”陈柏忠说,“那是新宝堂第一次成功,但是又失败了。”

第二代:陈柏忠爷爷重开新宝堂

在会城的新宝堂店铺关闭后,陈继耀把侥幸保存下来的陈皮运回农村家里,妥善保管,他告诉儿子(也就是陈柏忠爷爷)陈社源要好好保存这些陈皮,要记住“新宝堂”这个牌子,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挂起来。

陈柏忠爷爷并不擅长做生意,但在新会柑的种植方面却很在行,而陈柏忠奶奶做生意却很厉害。

陈柏忠奶奶把自己家的陈皮带到广州去卖,通过广州经营陈皮赚了钱,家里就不再自己种田,而是雇人。正是由于这样,当年文革时,陈柏忠奶奶因“投机倒把”罪被判了刑,新宝堂的辉煌也跟着没落。

第三代:陈柏忠父亲借款30万,重振新宝堂招牌

在大集体时期,陈柏忠的父亲陈辉林和其他人一样,高中毕业后,也成为集体企业的一分子。开始的时候陈辉林在村集体企业做扫把,同时也做产品购销,到后来政策开放,才开始做陈皮生意。

集体企业实施转制承包的时期,陈辉林向外借了30多万元,成立新宝堂陈皮批发部。陈辉林做生意非常务实,不愿意冒风险,也正是这种务实的经营,为新宝堂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代:陈柏忠打造全产业链,把家族基业传下去

1999年,陈柏忠大学毕业并决定在外工作积累经验,2004年,大学毕业后在联通公司工作5年的陈柏忠怀着“把家族基业传下去”的梦想,毅然从联通公司辞职,开始跟随父亲陈辉林学习经营新会陈皮,并立志将祖辈“新宝堂”字号发扬光大。

年少气盛,入行第一年,他收购陈皮时就亏损了30多万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他相信新会陈皮,也坚持了下去。

在陈皮业中打拼了三年后,陈柏忠发现陈皮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便尝试转换经营方式,将批发为主转成零售为主。

2008年,陈柏忠正式成立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注册“新宝堂”为自有品牌,在新会、江门开设专卖店,成为新会本土首个实行品牌连锁经营模式的特产企业。

与此同时,陈柏忠开始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现代科技为新会陈皮发展提供科学支撑。通过科研,分析新会陈皮的有效成分,用科学依据证实新会陈皮的药用和膳食价值。

而这些科研,也为新宝堂开发与新会陈皮相关的产品提供了机遇: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新宝堂在传统风味上推陈出新,成功研发陈皮礼品系列、陈皮茶系列、陈皮酒系列、陈皮即食系列、陈皮凉果系列、陈皮健康水系列等产品;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产品,再到系列化产品,逐渐形成具新宝堂特色的产品线,并深受消费者喜爱,获得广泛认可。

投资数亿元 从柑肉中提取酵素

新会陈皮被誉为广东“三宝”之首,不仅陈皮本身药用和营养价值高,而且,陈皮的副产品新会柑肉也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然而,因缺乏对新会柑肉营养价值的研究和加工处理,长期以来,“皮比肉贵”,当地习俗是“取皮弃肉”,所以每年大约有数万多吨新会柑肉被丢弃。

大量的新会柑肉被丢弃,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对当地环境带来污染,引起相关领域专家、企业界人士的关注。如何开发果肉?近年来,也成为新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也显示,新会柑肉含有丰富的钾、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成分,并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多酚、类胡萝卜素等多种化合物群,新会柑肉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是提取酵素的理想产品。

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制作技艺”传承人,陈柏忠也深深地对这种柑肉的浪费现象感到痛心,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担负起柑肉开发的重任。

新宝堂科研团队承担主持广陈皮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26篇、国内研究论文22篇,拥有6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荣获3项科技奖项,参与起草陈皮药材质量标准。新宝堂陈皮酵素整体技术经广东省南方食品医药行业评估中心评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新宝堂“一种增强免疫力新会陈皮酵素饮料的制备方法”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

 

企业荣誉

2010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认为第一批获得“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资格的企业。

新宝堂董事长陈柏忠先生被广东省文化厅认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

2013年,新宝堂董事长陈柏忠先生被评为首届“活力非遗”年度致敬人物。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

商业特许经营备案企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新会陈皮工作站)

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2019年,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

2021年,获得“一种增强免疫力新会陈皮酵素饮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2023年,荣获2022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4年,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025年3月,陈柏忠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